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介紹 > 正文

(真空泵加什么油合適)

  最新活動

  對本公眾號回復“換新家”參與家裝活動。

  對本公眾號回復“黑山谷”報名景區清涼活動。

  灰的重慶紅的成都,一個北方人眼中的成渝雙城

  樓主:@烽火依稀

  我要在這記錄一下我30年來走過的地方,我不會寫每個地方需要花多少錢,我只會記錄我對每一個地方的感悟,有好的也有壞的。但我覺得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種經歷,我特別喜歡高曉松說過的一句話——人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選擇自己想生活的地方。

  那我的故事就從成都和重慶開始吧......

  我生活的城市在東北,在計劃經濟的時代這里發展的還可以,但到了市場經濟的時代這里就逐步的衰落了,除了還有幾個所謂的能叫的響的企業以外,經濟應該算比較落后的,可以說這里的人每天的生活都比較死板,沒有什么激情也沒有什么改變。

  促使我決定去成都旅行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我對成都一直比較好奇,因為我是一個比較喜歡慢節奏生活的人,都說成都就是這樣,所以我打算去看看傳說中最適合我的地方,第二點就是相對機票比較便宜。對于我這邊只要越過長江就要花幾千塊機票的情況來說,600塊以里的價格真的是很大的誘惑力。

  我選擇的路線是先飛到重慶,原因嗎,也很簡單,第一是因為便宜,第二是重慶和成都是一體的,雖然川人和渝人互相之間存在敵意,但畢竟很多年前這里是一個整體。在我生活的地方,很多店都會叫川渝什么什么,川和渝一同撐起了整個巴蜀文化。

  我到達重慶的時候已是晚上10點左右,我發現我真的是一個經常坐紅眼班機的人。當時剛剛興起私家車運營這個模式,都傳說很便宜,所以我沒有選擇某網站的接機服務,而是選擇了打私家車。

  我選擇的是9月份來旅行,這樣可以避開十一的旅游高峰,同樣這個時間段也是天氣比較好的時間,據說到了10月以后,西南濕冷的冬天對于我一個東北人來說著實不是那么好適應的。

  我取完行李之后聯系了接我的司機,可是尷尬的問題來了,對方應該是一個很地道的重慶人,電話接通之后他和我說的方言我是一句也聽不明白,導致我連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曾示意他說普通話,但對方給我的回答是他普通話不好。

  這種交流方式真的很讓人頭疼,好在我急中生智,請了附近的工作人員幫我做了翻譯。第一次感覺中國的方言真的很強大,同屬一個國家的人竟然需要一個翻譯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

  這里我要說一個事情,江北機場是有兩層的,每層都有接站口,就和重慶的道路一樣。一般的城市的道路都是平面的,只有前后左右四個方法,而重慶的路是立體的,前后左右上下六個方向。

  最終在我不懈的努力和工作人員的翻譯下我終于找到了接我的車。司機是一個看上去55-60之間的大叔,他這個年齡不會說普通話我是可以理解的,就好像我家當地的好多老人也會說一口標準的,帶著很多方言,然后我也聽不懂的東北話一樣。

  我選擇的賓館是在朝陽門附近。這里說是附近但其實也還是有段距離的,之后我會在這文章里說他到底是有多“附近”。

  大叔是個很健談的人,一上車就有他標準的重慶話和我攀談,可是我真的是聽不太懂他的話,剛開始還能勉強的敷衍一下,到了后來我只能用點頭和微笑來回應大叔的熱情。

  在我有限的能聽懂的話語中,我知道大叔不是重慶本地人,應該是周邊的一個小城市之類的地方。他詢問了我的家鄉是不是很冷,說重慶這個地方不會很冷的,大概最冷的時候也就在10度左右,他不能理解在零下20-30度的氣溫下人是怎么生活的。其實這個事也是很多南方人對東北的疑問之一,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就是多穿衣服,減少在室外的時間,這也是為什么東北的夜生活總是很少的原因。

  我和大叔的這趟旅程大概持續了30-40分鐘,其中還還經歷了走錯路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應該歸結于重慶的路,一般的導航只能顯示平面圖,可重慶的路很有可能你看著地圖是平面,但其實兩條路是上下分層的,你走錯了路口就可能從山下走到了山上,這個問題在我之后的重慶旅行中也會經常地發生。

  我還要提一件事,就是我在重慶體會了當年我在長白山旅行的時候坐上山車的感覺。人可以在車里感覺到車是向上傾斜的,這種體驗真的挺酷的。

  我們最終到達了我住的酒店,我很感謝大叔的耐心,雖然我們之間存在交流上的障礙,但這一路的路程還是很歡樂的,我希望大叔回去以后可以練習一下普通話,畢竟重慶是一個大城市,避免不了接觸外地人,大叔這口標準的重慶話也真的挺可愛的。

  我的酒店位于朝天門信義街,距離小什字步行街很近,因為我是半夜到達的,所以大廳里只有一個保安大叔、一個前臺還有一個很可愛的狗狗在。狗狗是那種很普通的土狗,在今后的日子里我還會見它很多面,那是后話。

  辦理了入住手續后我來到了我的房間。

  我的房間是一個大床間,有一個大的窗戶,拉開窗簾可以看見嘉陵江的江景,房間中還有一個大大的寫字臺,我臨走前會坐在這個寫字臺旁畫一個卡通小人。它就是我,會代替我留在這個地方,已證明我來過這里。

  我所生活的城市是沒有江或者河的,第一次看江這個自然景觀還是小時候和父母去上海看的黃浦江,那時候還小,對黃浦江的印象只是人很多,對面浦東的夜景也漂亮。這次看到嘉陵江覺得江景很美,雖然夜間沒有那么多游船還在運行,但看著船上沒有熄滅的霓虹燈牌真的還是很漂亮的。

  當我打開窗戶感受夜晚的嘉陵江上飄過來的潮濕的空氣的時候,我知道這已經不是我生活了三十年的地方,這里很潮濕,整個房間也是潮濕的感覺,這就是重慶,一個很有名氣的城市,這里肯定發生過很多故事,有的離奇,有的溫暖,有浪漫,有的凄涼,有的讓人感動,有的讓人氣憤。

  好了,我準備洗澡休息了,因為明天我還要一大早出去,去我重慶的第一站——解放碑

  

  解放碑

  清晨起床,感覺有點腰酸,可能是環境有點潮濕導致的,今天是我在重慶的第一天,目標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一個景點(況且稱之為景點吧)。

  我只在重慶預留了2天的時間,其中一天要去附近的武隆,所以今天我應該會很忙碌。

  我出門前在賓館的門口看見了昨晚見到那只可愛的狗狗,他趴在門口正在曬太陽,完全不顧及來來往往的旅客和門口匆匆過往的路人,因為這是它的地盤。

  我是步行到達的解放碑,大概走了20-30分鐘,途中路過了一個類似于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據說那是重慶的美術館。重慶的道路和我家里不同,這邊有很多的三向路口,而且同樣是一條路,被另一條路隔斷之后就變成了不同的路名,導致很多次我都錯過了很多要去的地方。

  到重慶之前我覺得解放碑應該是像北京的王府井或者上海南京路一樣的大商業區。但實際解放碑并沒有那么多的大型的商場,更類似于一個廣場與商鋪的結合體,廣場中間是一個用石頭搭建的鐘樓,鐘樓的頂部是一個巨大的鐘表。據說過去這個鐘樓上的鐘表是沒有品牌的,現在隨著市場化的發展,這口老鐘已經變成了歐米伽牌的,當地人說這整個鐘樓已經建了很多年了,一直是重慶人心中的城市中心。

  解放碑是很多來重慶的游客必到的地方,好多重慶的紀念品上都有用解放碑做的圖案,例如星巴克的城市杯,我和星巴克城市杯的故事也是從重慶開始的。

  我很想找個好的角度為自己和解放碑留個影,但怎奈周圍照相的人太多,想找個合適的位置有點難度,索性我就給解放碑自己留了一個影,有的時候不完美對人來說也許更好,這會給自己留個念想,給一個下次再來的的理由。

  不得不說的是解放碑周圍也有很多世界級的名牌,但這些店沒有像上海、北京、深圳那種大城市的大排場,有巨大的海報或者巨大的旗艦店,而是表現的很低調,可能在你不經意間你就路過了像GUCCI、LV等等這種牌子。我覺得重慶的很多東西都比較含蓄,不是那么張揚,就和他的整個城市的感覺一樣,總是灰蒙蒙的。

  在解放碑我吃了目前吃過的最好吃的豌雜面,這個店據說是重慶小面十強,在重慶有幾家分店,我吃的店在花都什么的地方,離解放碑不是很遠,如果打聽一下應該就會知道或者翻看旅行書籍LP(這個是神器,我之后的旅行都會買一本這個書作為指南)。

  再去吃豌雜面的行程中我順路去了一個微型的寺廟。這個寺廟也在解放碑不遠,步行大概8-13分鐘的路程,在兩棟樓房的中間,廟門要順著臺階向下走一段,不是很大的門,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被忽略掉。

  我有一個習慣,來一個地方都會去當地的寺廟看看,不能說我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但我相信有佛的存在,我也相信只要人一心向善總有一天佛祖會保佑的,而且每次去寺廟都會讓我覺得心可以暫時的平靜,也許以后我會成為佛的弟子。

  這個寺廟的一半是個中醫診所,這種格局在北方是絕對看不到的。南方的寺廟我覺得更親近人,更容易和周圍融合在一起,沒有北方寺廟的那種距離感,以后我去成都去杭州去廈門等城市再一次的證明了我這個觀點,那是后話了。

  這個廟香火很旺,據說這個廟也有些年頭了,可能是他保佑了周圍的百姓,所以大家這么多年來都來這邊拜祭。

  回頭繼續說我的豌雜面,以前我吃過重慶小面,吃豌雜面還是第一次。

  這個面店在一個地下商場里,很老式的那種地下商場。商場的環境不能說干凈整潔,有很重的市井氣息。一個一個的小門臉,店主三三兩兩的在自家的店門口聊天喝茶,偶爾招呼一下過路的行人進來吃飯或者購物。

  店的位置離地下商場的出入口不遠,環境一般,幾張桌子和一個煮面的鍋臺,三個一看就是重慶本地人的服務員大姐。面的價格很公道,和他口味相比絕對物超所值。

  豌雜面類似于重慶小面,但其中不同的是豌雜面里有用豌豆做成的豌豆醬,所謂的豌雜就是豌豆醬和雜醬的總稱。

  豌雜面有點干,沒有重慶小面那么多的湯水,介于小面和干拌面之間。服務員大姐會在你的碗里放很大一勺的豌豆醬,豌豆醬不像芝麻醬或者花生醬那么膩,很清爽很,你需要做的是把豌豆醬和雜醬還有面條充分攪拌均勻。豌豆醬和雜醬配在一起即爽口又味道十足,再配上當地的豆奶我覺得真的特別的好吃。我不知道這家店的豌雜面是不是最正宗的,但我離開重慶之后的這些日子里,再也沒吃過里面放豌豆醬的豌雜面,所有的店都是放豌豆粒,可是這就不是我印象中的豌雜面了。

  這是一豌很大的面,如果食量不是很大的人足夠讓你吃到微撐,還有你不是很能吃辣的話,建議提前告訴大姐你的接受程度,否則估計你會很辛苦的。

  這家店有很多農民工打扮的人來吃,我覺得這起碼說明他的價格是很接地氣的。我鄰桌的大哥應該是老客,他一邊吃一邊和大姐用我聽不懂的重慶話攀談,很市井很親民。

  如果問我對于重慶的印象有什么,我會說這碗豌雜面是絕對位列其中的,就算再過十年我依然能記住面的味道,可能以后還會吃到各種豌雜面,可能也會出現比這豌更好吃更美味的,但有的東西你的第一次永遠比之后的無數次要來的記憶深刻,我很感謝我手里的那本指南,如果不是它我也許不會找到這個小店,我同時感謝這家店和店里的大姐,是你們讓我在重慶的第一頓飯吃的這么美味,再次感謝!

  離開了解放碑我下一個目的地是傳說中的洪崖洞,雖然我之前不知道洪崖洞是個什么東西,但我還是有興趣去看一看重慶人說的那個神奇的地方。

  

  洪崖洞

  如果說萬達廣場是現代的城市綜合體的話,那么洪崖洞就是古代的城市綜合體。

  洪崖洞是一個依靠山體所建的建筑,整體建筑分了很多層。我是從解放碑一路走到的洪崖洞。在洪崖洞我又一次被重慶的路所迷惑了。

  我從解放碑步行到洪崖洞的的這段路程我沒有上坡也沒有下坡,按我的邏輯應該一直處在一個水平線上,但當我到了洪崖洞坐了扶梯下了三層之后,我赫然的發現,我原來到的地方是洪崖洞的11層!也就是說解放碑沿線是在一座山的山頂,而洪崖洞是在山下也就是說洪崖洞的一層和解放碑起碼有10多層樓那么高,重慶不愧是依山而建的城市。

  洪崖洞我粗略的把它分為兩個部分,上面的幾層是比較現代的餐廳還有酒吧,如星巴克還有各種咖啡館,日餐、韓餐、意大利餐等等也有很多,貌似現在很多地方都喜歡在一些有歷史的景點附近安排一些現代化的店鋪,之后我去成都和杭州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洪崖洞下面的幾層是比較傳統的商鋪,有飯店和各種賣百貨的小店。來到洪崖洞你可以選擇步行爬樓梯也可以選擇乘坐電梯,我所坐的扶梯貌似只能提供從最頂層到11層這個距離,但電梯可以直達基本上所有的層數。

  洪崖洞內部有一條街都是小吃店,例如重慶小面,酸辣粉,龍抄手等等小吃,同時也提供辣子雞和夫妻肺片這種熱菜。我在洪崖洞基本沒吃什么小吃,首先是因為中午吃了豌雜面,此外我晚上已經計劃了吃一頓火鍋,所以要把胃留出一定的空間。

  說到火鍋我不得不提的是洪崖洞的一個火鍋店,它不在洪崖洞的中心,是位于洪崖洞的右側,去的話要穿過一組石階。這組石階同時也可以直達洪崖洞一個很有名的景點——一個類似于水簾洞的小瀑布洞穴,在很多旅游攻略上這里也算洪崖洞的一個標志。

  這家火鍋店在此后的一檔真人秀節目中做為游戲的場地出現過,而且據說這家店的名氣還不小,當然價格也相對高一點,在這家是在室外用餐,坐在靠近邊緣的位置可以俯瞰嘉臨江和江橋,景色還是不錯的。

  洪崖洞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第一層,是一個專門用來保媒拉纖的集中地,很多大叔大媽會舉著牌子還有各種宣傳單在這里聚會,有的可能是婚介,有的可能是個人行為。貌似現在很多城市也有這種聯姻聚集地,我本來以為這個地方是專供老年人聯姻的場所,后來我聽本地人說也有父母為兒女聯姻而來的,但相對來說比較少。如果是節假日估計這里會很熱鬧,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看看這些所謂的宣傳單上的個人介紹,有的著實寫的很有意思。

  我在洪崖洞大概停留了一個小時左右,說實話,洪崖洞對于旅行者來說是一個休息休整的好地方,吃喝玩樂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而且可休息的座位也多,如果不是很著急的話逛一逛還是很好的。

  這里對于洪崖洞的記錄沒有解放碑那么多,主要是洪崖洞是一個商業味比較重的地方,而且洪崖洞的美是在晚上,白天只能說他是一個大的市場,晚上的洪崖洞這是以后要說的。

  離開洪崖洞我的下一站是一個古鎮——磁器口,這是一個存在于重慶市區內的古鎮,和北京的磁器口名稱一樣,但韻味完全不同,人很多很熱鬧。

  

  磁器口

  磁器口古鎮位于重慶市市區內,是少有的可以和市區并存的古鎮。

  坐車從洪崖洞到磁器口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送我去磁器口的是一個戴眼鏡的哥們,比較健談,不過普通話比之前在江北機場的那個大叔好的多,畢竟是年輕人嘛。

  司機哥們說磁器口是保存的比較好的古鎮,雖然在城市里,但基本保留了古鎮的特色,而且每到旅游旺季人不比其他有名的古鎮人少。

  整個磁器口大部分地方的商業味還是很濃的,整體建筑以黑色為主,很能代表川渝文化的顏色。古鎮里有非常非常多的店,基本上賣的都是一些小吃和紀念品,這里我不詳細的說了。古鎮商業圈內還有當地人居住,很多民居都會掛私人住宅的牌子。我去的時候不是旺季,但人也相當的多,一眼望去基本看不到人流的頭尾,我建議順著人流走就可以,古鎮的主街很規整,但也有很多小的岔路,記得看指示牌就不會走錯。

  我去的時候整個磁器口的上空都掛面了紅色的燈籠,不知這里一直都是這種裝飾還是有什么特殊的寓意,黑色古鎮配紅色燈籠的搭配還是很驚艷的。

  我的旅游線路是以兩個寺廟有目標的,一個是寶輪寺,一個是鳳凰寺。寶輪寺在重慶赫赫有名,香火極旺。寺廟面朝嘉臨江背靠白巖山,地勢相對古鎮街道要高,需要爬很多級臺階才能到達正門,如果對佛教文化有所喜好的人我建議可以到寶輪寺上一柱香,不都說愿望要有,沒準哪天就實現了呢。

  這里我要著重介紹的是鳳凰寺。雖然鳳凰寺沒有寶輪寺那么有名,但這個寺廟是我喜歡的風格,很親民,很有親切感。

  鳳凰寺位于古鎮的深處,需要走過一座石橋。石橋下的小河應該是嘉陵江的支流,看著應該不是很深,周圍有很多釣魚的大叔,整座石橋完美的把古鎮分為了商業圈和居民區兩部分

  如果說寶輪寺位于古鎮的商業圈的話,鳳凰寺則是位于居民區。這里是古鎮人真正生活的地方,沒有那么多的商業氣息,反倒是生活氣息很重。寺廟的隔壁就是居民的家,距離真的很近,好多人家的窗戶就在寺廟的窗戶對面。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會坐在寺廟門口聊天喝茶,時不時的還有很多小朋友在門口跑來跑去。整體給人的感覺這里不是寺廟而更像是村廟,幻想一下,每天夕陽西下,放了學的小孩子們背著書包路過寺廟的門口和寺廟里的出家人打招呼互道你好的場景,這些出家人真的是看著這些孩子一點一點長起來的,他們會記著李家的小二是八月十五生的,趙家的小三去年數學考試沒有及格被他爹一頓胖揍,隔壁的李大嬸昨天又和隔壁的張大媽吵架了,不該不該啊。

  想到這里就覺得的很舒服,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很淳樸。

  這里我還要提一下鳳凰寺旁邊的一個咖啡館,具體名字這里就不說了。它位于一個小山坡上,去店里也要爬幾階樓梯。

  店里的裝修風格很復古,有好多七八十年代以及更久遠年代的東西;例如老式的收音機、老式的電燈、老式的桌子和椅子。整個店的采光不錯,沒有其他咖啡館那種昏昏暗暗的感覺,很明亮,尤其是那幾組大窗,陽光透進來照在臉上的感覺很溫暖,再配上周圍很多的綠色植物,讓人感覺很清爽。

  老板應該是臺灣人,他有一個播客節目,在荔枝FM可以收聽。我到店里的時候正趕上他在錄節目,是那種很治愈系的節目,講講故事,說說感受的那種。據說偶爾會邀請客人也聊上那么幾句。

  我覺得每個來磁器口的旅行者都應該來坐坐,既可以休息一下又可以感受一下山城古鎮咖啡館的獨特氣氛。

  出了咖啡館繼續沿著山路向上就是整個古鎮的最高點,具體叫什么景點我現在真的有些忘了,因為我沒有爬上去,第一是因為累了,第二是時間不早了,我準備動身離開古鎮去吃火鍋。據說我要去的火鍋很火,上過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如果去晚了會沒有座位。

  整個古鎮比較值得一看,商業圈預留的時間不需要太多,除非你要買東西。建議多給居民區留一點時間,感受一下當地人生活狀態,最好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離開,夕陽下的古鎮也是很美的。

  

  火鍋

  我要去的火鍋店位于臨江門附近,是這家火鍋連鎖店的總店,也就是上過中央電視臺節目的那個店。

  臨江門距洪崖洞坐車大概25分鐘左右。這家火鍋店的門面不是很大,牌匾也不是很顯眼,并且不在路邊,如果想去的話需要仔細的找,很容易就錯過了,我也是走了兩次才發現的。

  整個店基本可以說沒有什么裝修,很明顯是那種開了很長時間的“蒼蠅館子”,大概有10張桌左右,一進店就能聞到很重的麻辣火鍋的味道。我去的時候還沒有到吃飯的時間,店里沒有人,但可以看到很多桌都擺了預留的牌子,說明生意真的很火爆。

  我坐的是靠門的位置,負責點菜的阿姨會詢問你要什么樣式的鍋底。我這里強烈建議不要高估自己吃辣的能力,如果你在北方可以吃一般當地的麻辣火鍋正常辣度的話,我建議你吃這邊的微辣,而且一定要點鴛鴦鍋,起碼要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來重慶之前我做過功課,大概知道這邊的當地人吃火鍋不會點牛羊肉還有魚丸蝦丸這類的東西。所以為了顯得我很專業,我選了五樣菜品——鴨腸、鵝腸、黃喉、午餐肉和鴨血。這幾樣中我覺得黃喉是一定要吃的,起碼這個東西在我們東北以前是很少見的,最近幾年相對多了起來,比起牛肚還有百葉要好吃得多。另外還有一樣東西也應該嘗試一下,就是豬腦,雖然感覺挺詭異的,但吃起來絕對不差。

  地道的重慶火鍋的調料也很有講究的——是料碟配油碟。油碟就是香油,一罐一罐的,基本上一罐是一人份。再有就是料碟,所謂的料碟就是辣椒粉,但這家店的辣椒粉不是單純的一種辣椒配制的,應該是很多種調配在一起。千萬別小看這碟辣椒粉,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了的。還有在這邊千萬不要點麻醬料,這樣會顯得你很不專業,因為只有北方的涮羊肉才用麻醬料這種東西。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的就是這家店火鍋底料,端上來第一感覺就是滿滿的一鍋辣椒和麻椒,一片通紅,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很清澈,有些許的稠,應該是在里面放了牛油。先不用吃,光用鼻子聞就能感覺到這鍋東西肯定會特別辣。如果之前你吃水煮魚習慣把這些辣椒和麻椒過濾出來的話,我勸你吃火鍋的時候就不要這么做了,因為料的數量太多,真的是太麻煩了。

  接下來就是我的試吃環節。阿姨說正確的吃法是先把食材放入鍋中涮,內臟類大概需要10-15秒,這個根據個人習慣而定。鴨腸和鵝腸這類東西一定不要涮的時間過長,否則口感會比較老,失去了本身的爽脆感,如果時間掌握的很好的話,入口應該是脆脆的,口感類似于很嫩的竹筍。黃喉或者百葉這種東西要比鵝腸等食材涮的時間久一點,但也不要過長,因為本身這類的東西是經過加工的,屬于半成品。黃喉我還是第一次吃,口感很脆,肉質厚且富有彈性,有彈牙的感覺,又沒有百葉的那種膻味和纖維感,而且很容易入味,隨便蘸點料就有很重的味道。我建議一定要一整片入口,這樣整個口腔都會被濃郁的麻辣火鍋味所占據。午餐肉和鴨血這種東西要提前放到鍋里煮,我個人比較喜歡煮的很軟的午餐肉和煮的很老的鴨血。

  接下來要講的是食材的蘸料方法,首先要先蘸油碟,讓食物充分被油脂包裹。之后用沾滿油脂的食材在料碟里滾上那么一滾,利用油脂的黏性粘住粉料,這個吃法之前在我家鄉這邊還真的很少體驗過。最后一步就是入口品嘗,這里我還要再強調一次辣度的問題,千萬千萬別對粉料貪多,如果你不是很能吃辣的話。

  這家店火鍋的辣剛入口的時候你是感覺不出來的,首先感受到的是咸香的味道,可能是鍋底本身是有咸味的,所以整個蘸料里是不含鹽的,但就因為鍋底本身的咸味都可以讓吃的人感覺到很濃郁的咸香味。咸香味過去之后就是重口的麻辣味,真的是又麻又辣,作為東北人我自己覺得應該算比較能吃辣的那一部分,但遇到這種程度也是經受不住啊,頓時感覺整個口腔里都是麻的,而且整個身體馬上就會冒汗,臉發紅身發燙。可別忘了這才是微辣的程度,如果是麻辣或者特辣會是什么感覺。不過這家麻辣火鍋雖然辣但吃下去不會口干,不會出現其他地方的麻辣火鍋那種吃完整個口腔都像被火燒過的那種灼熱感,而且到了胃里也不會有那種刺激感,這起碼說明老板做的底料還是比較有良心的,沒有用什么辣油之類的東西。

  在我堅持了十多分鐘之后我還是放棄了這邊的傳統火鍋吃法,首先我放棄的是粉料,只蘸油料,之后我連油料都放棄了,改用無料吃法,最后只能選擇中間的菌湯鍋來涮食材了,到這里我還是很佩服我的機智,選了鴛鴦鍋。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這家店里是沒有廁所的,廁所要出店門左拐的另一個門里。按位置來說如果你出來上廁所其實是有很大的機會跑單的,但老板好像并不太在意這種事,還真的是很大氣的。這家店也出售火鍋底料和蘸料,底料是真空包裝的,如果要作為禮物送人的話也備有包裝盒,油料和粉料是單獨的,油料是一個小易拉罐,粉料我沒有買不清楚是個什么包裝。這里最小單位是二人份,最大單位貌似是六人份,而且支持全國郵寄,但郵費需要你自己出,可以選擇微信轉賬還有支付現金。這里有個小插曲,我買了兩份二人份的底料帶回家,可能是老板之前算錯了價格少收了我的錢,之后又給我發微信說了要補價,我覺得人都有失誤,做人不要貪圖那點小便宜,應該補差價給店里。

  據說我來的這家店在重慶市還有幾家分店,之后因為有了店主的微信了解到近期他們的店已經開到外省去了,但基本上還集中在能吃辣的省份里,我還是挺希望他們有一天能把店開到北方乃至我的城市來,這樣我就不用那么麻煩的去郵寄了。

  我還要說一個問題就是重慶的一種火鍋類型叫重慶老火鍋,之所以稱之為老,是因為這種老火鍋的底料是重復利用的,據說重復利用的老火鍋鍋底會吸收各種食材的精華,原理應該類似于鹵味里的老湯。但我對火鍋里這種重復利用的傳統持保留意見,如果你是一個老饕的話還是很有必要試一試的。

  在我即將結束我的火鍋盛宴的時候,店里就開始縷縷續續的上人了,沒多久就客滿了。重慶人對火鍋的喜好真的太大了。整個重慶市有無數的大大小小的火鍋店,基本上隔幾百米就會有一個店,而且名店也不少,例如德莊火鍋等。據說重慶有一個地方的火鍋店是依山而建,到了晚上你可以看見滿山都是紅紅的燈籠,每個燈籠下面就是一桌火鍋。后來看了火鍋英雄發現還有一種洞子火鍋,雖然這次沒有機會去,但下次如果再來重慶真的是可以體驗一下。

  可以說火鍋文化就是重慶文化,你來到重慶就無可避免的會接觸到火鍋,就好比到北京要吃鹵煮,到上海要吃蟹黃小籠包,到廣州要吃燒鵝叉燒,到西安要吃陜西臊子面。到了重慶一定要吃火鍋,重慶的火鍋就和重慶的人一樣,又麻又辣,但又讓你欲罷不能,明知道吃下去有點痛苦,但就是停不下來,用痛并快樂著這句話形容真的是很恰當。

  吃完火鍋我就要去另一個游重慶的必玩項目——兩江夜游。

  兩江夜游不僅可以看到山城的夜景,也可以看到夜晚的洪崖洞是什么樣的,還能感受下幾百年前繁榮的朝天門碼頭如今的現狀。

  

  夜景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重慶兩江夜游的起點位于朝天門碼頭,這邊有很多艘的游船,分為普通、中等、高級幾個類型,我建議提前在某網站買船票比較便宜,但需要提前2個小時購買。

  兩江夜游的時間大概是60分鐘左右,從朝天門碼頭出發至黃花園大橋,調頭至兩江交匯處,再到喜來登酒店附近后返回朝天門碼頭。沿途會經過洪崖洞、朝天門大橋、渝中半島、解放碑等景點。

  從朝天門碼頭的入口到停船的地方需要走大概20分鐘左右,整個朝天門碼頭應該是不允許車輛進入的,沿途會有很多的商鋪和地攤,會買水和食物還有紀念品。

  碼頭上有很多的船,有的是游船有的是漁船,古時候朝天門碼頭是整個重慶最繁華的地方,所有從嘉陵江來的船只都要在這里??啃敦?,還有很多去三峽的床都要經過這里,時過境遷,現在的朝天門碼頭已經沒有那么繁華了,更多的是作為重慶的一個地標展現在旅行者心中,但“朝天門”這三個大字立在碼頭上依然顯得那么霸氣,好像在說“老子雖然老了,但老子依然是朝天門”。還不得不說的就是這些碼頭上游船的霓虹燈牌做的還是很漂亮的,各式各樣五顏六色,在吸引人眼球這個方面是做的十分足的。

  我坐的是一艘中等規模的游船,分為上下兩層??梢噪S意選擇你要待得地方,是沒有限制的。但我建議早點去,因為座位有限,如果人多你排到隊尾的話,有可能要一直站著看夜景。如果你是從網站買的船票,是不用領取紙質船票的,只需要上船之前報自己的姓名就可以,每條船都有開船的時間,你要注意你買的船票的起航時間,最早的大概在7點半左右,最晚的在10點半左右。

  當天江上的風不是很大,人相對來也不是很多。我上船就先去了二層,空間很大,視野也開闊,是開放式的,能感受到濕潤的江風。

  不得不說重慶夜景真的很美。晚上重慶的很多建筑會開啟裝飾性的燈光,還有很多高層建筑會開啟他的樓體LED,因為整個城市依山勢而建的關系,所有建筑都不是在一個平面上,所以就呈現了一種錯落有致的感覺,尤其在各種燈的襯托下,美輪美奐,有很強的透視關系和景色深度。尤其是路過洪崖洞的時候,你會發現這里和白天完全不同,如果說白天的洪崖洞是一個正直的男人,那晚上的洪崖洞就是妖嬈的少婦,隱隱約約又光鮮亮麗。

  如果去過西湖的人應該知道西湖的夜景如果說是安靜的,雷峰塔和白堤遙相輝映。那重慶的夜景就是律動的,整個嘉陵江上的船舶很多,光光點點來來回回,伴著偶爾發出的船舶的汽笛聲,感覺十分的熱鬧。還經常能遇見從湖南出發游三峽的大型客輪。這些東西看上去真的是特別豪華,雖然沒有坐過,但從外觀上看價格就不會很便宜,而且外國人居多,每當你做的游船和他們的客輪擦肩而過的時候,兩個船上的游客就會互相打招呼,滿臉笑意,我覺得只有人自身內心愉悅了之后對其他人才能表現出這么友好的一面。

  這里要說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的游船都有一種給你“照相”的服務,說是照相其實就是偷拍,如果你發現一個人拿著單反相機穿梭在人群之中,那我會告訴你他就是偷拍你的那個人,當他拍完你之后會有另一個人把一大堆壓膜好的或者已經制作成鑰匙鏈的照片放在一個盒子里,向每個游客兜售,基本上只要他走到你面前就說明你已經被偷拍了。我特別佩服的是他們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能拍到你,而且在那么多人的情況可以根據照片就認出你是照片里的那個人,打印照片,壓膜,制作鑰匙鏈的速度又特別的快。我覺得這個“服務”真的不是很好,首先他侵犯了你的肖像權,你在無意間就變成了他們制造利益的工具。其次他們雖然不是強制你購買你的照片,但大多數人都不想自己的照片最后被扔進垃圾桶吧,況且價格還真的不是很便宜。他們會主攻一些年輕的情侶還有一些年紀稍長的人,慶幸的是我沒有被偷拍,可能是我隱藏的比較好吧。按理說這種東西完全可以是自愿式的,有人想拍的話自然會找你們拍,不想拍你強制這么做肯定會讓人特別反感,任何強制的東西都是不幸福的。

  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當我從二層下到一層休息的時候把錢包放在了一層的圓桌上,等我發現錢包不見得時候我已經又一次到二層來看景色了,我的銀行卡還有現金還有身份證都在錢包里,如果丟了的話,雖然我在另一個包里有備用的,但是回去之后補辦還是很麻煩的。當我急忙又下到一層尋找的時候,服務員問我是不是在找錢包,然后從他們的吧臺里拿出了我丟失的錢包,她說是收拾桌子的阿姨撿到的。還提醒我以后不要隨便放錢包在桌子上。真的很感謝這里的工作人員,說明他們的素質還是很高的,他們一個很職業的舉動對于游客來說真的是很關鍵的,這樣不僅能提升他們在游客心中的位置還能提升重慶這個城市給外地人的好印象。

  兩江游結束之后我下船沿著堤壩往朝天門碼頭的出口走去,沿途我發現在碼頭邊有很多露天的KTV攤點。他們的設備很簡單,一臺電視一臺點歌機外加幾個麥克,想唱歌的人交10塊錢就可以唱一首歌,沒有舞臺,就坐在堤壩上唱,不得不說聽歌的人還是不少的,好多情侶就這么手牽手坐著聽歌,可能這就是重慶碼頭的一種獨特的娛樂方式吧,偶爾還真有唱的不錯的人。

  從朝天門碼頭回我的酒店其實距離不是很遠,但因為我方向感的問題竟然走反了,繞了好大的一圈才走到我的酒店,這已經是我在重慶第三次迷路了。

  總體來說兩江夜游是必玩的項目,既可以體驗重慶獨特的兩江文化,還可以看到重慶夜晚的美。白天的重慶是灰色的,整個城市的建筑的顏色都偏向灰色,外加重慶的霧氣比較重,給人的感覺就是灰沉沉的,云里霧里。但到了晚上,整個城市一下就明亮了、漂亮了。就好像工作了一天的上班族下了班要去參加party一樣,脫掉了職業裝換上了休閑服。其實真正的生活就是從你脫掉枷鎖的那一瞬間才開始的,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夠好,是束縛你的東西太多,你為了應付這些束縛不得不絞盡腦汁,搞得自己少了很多生氣。但你的光鮮你的美麗不會總被這些束縛所掩蓋,總會有一天,你所有的魅力會迸發出來,你明白這才是你真正要的生活。

  我到了酒店又看見了那只小狗,他依然趴在門口,依然的不搭理我。我過去摸了摸它的頭,它沒有反抗也沒有躲閃,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淡定,我不知道它多大了,但應該在這家酒店生活了不少時間,他可能是這附近的狗霸也可能是附近的狗隱士,反正它過的應該很開心就對了。我明天就要離開這個酒店了,我真的很希望如果我下次再來這里的時候還能看見它,到時候我會給它帶點好吃的討好它的。

  明天我要離開重慶市區去武隆。武隆有仙女山、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等景觀,據說變形金剛3的外景地就在天生三橋那邊。武隆還有我一直想看的一個大秀——印象系列,我也是從印象武隆開始了我觀看全部印象系列的旅程。

  

  仙女山

  武隆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處烏江下游,在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從重慶出發可以選擇坐火車或者客車到達。

  從重慶到武隆的火車沒有高鐵或者動車,只有普通的K字頭,時長大約2個半小時。

  我的目的地是武隆縣的仙女山鎮,所以到了武隆之后還要坐車繼續往仙女山鎮出發。從武隆火車站出來有很多跑線的私家車以及公交車,公交車停運的時間很早,私家車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幾十塊錢一位,大多數是人滿發車。我的建議是如果要游覽仙女山的話,最好前一天的晚上到達仙女山鎮,這樣不會讓自己太匆忙。

  這里要插個花絮。在火車上我又見識了重慶人是多能吃辣。我隔壁座位的是三個重慶本地的妹子,這三個妹子竟然把泡椒鳳爪吃的好像在吃薯片,而且連里面的泡椒都吃了,整個用餐過程中即沒有喝水也沒有使用各種解辣方法!簡直太可怕了!之后這三個妹子在仙女山鎮又偶遇了一次,這是后話。

  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火車旅途之后我順利的到達了武隆縣火車站。

  在這邊只要你帶著行李出站就馬上會有人問你要不要坐車。車是很多的,但里面有沒有很黑的車我不敢保證,大概的價格應該在20元左右,現在已經記得不是很準確了。

  我選擇的是一個20多歲小伙子的車,車里還有幾個人,坐在副駕駛的是一個中年人,貌似經常來往于仙女山鎮和重慶之間,聽他和司機的對話貌似對這邊的情況是相當熟悉的。

  武隆縣到仙女山鎮是盤山公路,路況還算可以,盤山道是比較考驗技術的,如果不是經常走的話應該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為我到武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準備去仙女山鎮的時候已經將近5點,正好趕上太陽要緩緩下落的時候,把整個仙女山山脈照上了一片夕陽的光輝,打開車窗之后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空氣的含氧指數比市區里的好了不止50個百分點。途中又逢突降小雨,景色和之前又不同;如果說剛才還是一片夕陽光輝,那么雨中的仙女山轉瞬間變得云里霧里的,宛如傳說中的秘境,雨后還會看見山中出現無數條七彩彩虹。

  司機的水平還是不錯的,整個過程很平穩和安全。

  到達仙女山鎮的時候以接近6點。我預定的酒店在鎮中心,司機還特意把我送到了店的門口,我很是感謝。

  仙女山鎮雖然是個鎮,但有很多家的酒店,有經濟適用型也有高級星際酒店,我建議購買酒店和景區門票的套餐,這樣可以便宜一點。鎮里有個游客中心,面積很大,可以在這里購買各個景區的門票以及去景區大巴的車票和往返武隆縣與重慶市的大巴車票。

  整個鎮位于山上,是有一定的海拔高度的,綠化很不錯,空氣也特別好。我晚上要去看張藝謀的印象武隆,之前在網上購過票,所以要去另一家店取票。(每家酒店大堂還有游客中心以及各種街邊的店鋪都出售印象武隆的票,價格有高有低)途中又遇下雨,貌似這個季節的仙女山鎮經常是雨水不斷。

  取票之后回到酒店就要馬上準備吃晚飯了。印象武隆的演出是在晚上7點半,由于演出的劇場并不在鎮中心,需要坐車大概20分鐘左右才可以,所以一定要留出富余的時間。去印象武隆大劇場可以選擇自駕或者去游客中心坐大巴車;也可以選擇坐私人車,價格10元一位,游客中心門口有很多私人車,同樣是車滿開車。之前送我來仙女山鎮的司機給了我他的電話號碼并告訴我晚上可以繼續訂他的車去看演出,由于有了第一次愉快的合作,這次當然果斷選擇繼續合作了。

  晚飯是在路邊的一個小店吃的鹵面,所謂的鹵面分為鹵蛋、大腸、排骨等鹵面。類似于北方的熱湯面,口味很一般,價格有點小貴。因為要趕時間,隨便吃了也就不那么將就了。

  出發之前司機師傅給我致電告訴我因為他臨時有事,就給我安排了另一輛車。新車的司機師傅也是很可以的,同樣是年輕人,這邊開私車的基本上年齡都不大。

  路上給我們介紹了一下仙女山鎮周邊的景點。天生三橋和仙女山位于鎮的兩個方向,如果一天之內要玩完兩個景點的話需要回到游客中心換車,由于我安排的時間比較緊,所以只能按這個方法游玩,如果安排時間充裕的話,我建議分開兩天玩。司機說演出結束時間大概在10點左右,他的車會一直在停車場等,散場之后還可以坐他的車回到游客中心。

  整體來說仙女鎮是以游客中心為中心,所有的事基本都離不開這里。重慶的當地人基本上來仙女山玩都是自駕。游客如果提前了解一下交通示意圖,去每個景點的交通還是很方便的,鎮里也有公交系統,也可以到武隆縣火車站,比私人車和大巴便宜,但速度相對慢一點。整個鎮是具備全覆蓋無線WIFI的,但不包括景區內。吃住方面最好根據個人能力,住的話可平民可高檔,吃的話相對比較貴,有很多的農家菜館,因為沒去吃,所以不好評價。

  印象武隆是張藝謀印象系列最新的一部,這個系列的演出是中國山水實體秀的開山鼻祖,借助舞臺與真實山水的結合再加上燈光的渲染,可以到達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雖然老謀子的電影最近幾年都不太好看,但對于把握這種大型秀他還是有一把刷子的,具體可參考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好了重點來了,秀即將開始了……

  未完待續,請進原帖閱讀

  

  涯叔提示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后續精彩】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